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北京市〈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14:11:26  浏览:990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北京市〈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北京市〈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区县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第42号令)精神,为提高本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价格决策的科学性,规范定价成本监审行为,结合我市成本监审工作实际,特制定《北京市〈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经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


二○○六年九月三十日


北京市《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提高价格决策的科学性,规范定价成本监审行为,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第42号令)及《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第44号令),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市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者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下简称制定价格)过程中的定价成本监审行为,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政府定价成本监审(以下简称成本监审)是指本市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价格过程中在调查、测算、审核经营者成本基础上核定定价成本的行为。

  第四条 本细则所称定价成本是指本市辖区内或一定范围内经营者生产同种商品或者提供同种服务的社会平均合理费用支出,是政府制定价格的基本依据。

  第五条 成本监审应当遵循公平、科学、规范、效率的原则。

  第六条 成本监审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成本调查机构(以下简称成本调查机构)组织实施。

  市和区县分别负责本级价格主管部门定价权限范围内的成本监审具体事务,也可接受上级价格主管部门委托或下级价格主管部门请求对相关经营者成本实施成本监审。

  第七条 成本监审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级成本监审机构的工作人员从事成本监审工作,必须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颁发的成本监审资格证书。

  成本调查机构可邀请相关技术、经济、财会等方面专业人员和机构参与相关成本监审具体事务。

  成本调查机构对参与成本监审具体事务的个人和机构应认真选择,并履行相应的聘请或委托手续。

  第八条 实施成本监审应建立工作会商制度。在制定具体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确定社会平均合理费用支出标准、核定定价成本时,可以邀请财政、税务、审计以及相关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工作。

  第九条 成本监审实行目录管理,分级实施。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依据本市定价目录确定和调整,并对社会公布。

  列入价格听证目录的所有商品和服务以及虽未列入价格听证目录但需要实行听证的,自动列入成本监审目录。

  制定暂未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成本监审。

  第十条 成本监审实行定调价监审和定期监审相结合的制度。定调价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商品和服务价格前实施的成本监审。定期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商品和服务成本按照一定的年度间隔时限实施的经常性的成本监审。

  第十一条 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未经定调价监审或定期监审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不得制定价格。

  第十二条 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价格管理权限,根据不同商品和服务成本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具体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应当包括商品或服务定价成本的构成项目、核定办法和标准等内容。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本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 定价成本应当依据经营者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合理费用进行核算。下列费用不得列入定价成本:

  (一)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

  (二)与实施成本监审的商品或者服务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

  (三)不符合相关商品或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定的费用;

  (四)经营者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其它不合理费用。

  第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准确记录与核算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不得弄虚作假。

  经营者应当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及其密切相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收入分别核算。

  第十五条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在成本监审目录中确定不同商品和服务的定期监审的间隔时限。定期监审的间隔时限最短不得少于一年。

  第十六条 对同一经营者同一种商品和服务,同一会计年度不得交叉实施或重复实施定调价监审和定期监审。

  第十七条 在定期监审间隔期间,经营者的成本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或调整价格时,可以直接将定期监审的成本数据作为定调价的依据。但如果市场情况出现异常,经营者成本又发生较大变化的,仍应实施定调价监审。

  第十八条 实施定期监审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向成本调查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成本调查机构应完整存储经营者的成本数据,可以通过建立经营者成本监审信息数据库,跟踪、分析经营者的成本变化情况,为定调价成本监审做数据储备。

  第十九条 成本调查机构按下列步骤实施成本监审:

  (一)价格主管部门确定成本监审项目。

  除成本监审目录确定的实施定期成本监审的商品和服务外,实施定调价成本监审项目主要包括:列入本市成本监审目录、价格调控计划已确定的或由经营者建议调整价格且经价格主管部门同意实施成本监审的商品和服务。

  成本调查机构应当对生产经营同种商品或者提供同种服务的所有经营者实施成本监审。经营者数量在15家(含15家)以上的,成本调查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定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经营者实施成本监审,并向选定的经营者下达成本监审通知书。

  (二)经营者报送资料。

  凡列入成本监审的商品和服务,其经营者均应按照成本监审具体规定,及时向成本调查机构提交成本资料,并对所提供成本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负责。成本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1.按成本监审要求和规定表式核算填报的成本报表;

  2.经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3.与成本核算相关的政策、法规、合同;

  4.其他与成本相关的资料。

  没有正式营业的,应当提供有权审批单位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的要求和规定表式测算填报的成本报表及测算依据。

  (三)成本调查机构初审。

  成本调查机构应当对经营者报送的成本资料进行初审,具体内容如下:

  1.审核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

  2.审核经营者的成本费用项目是否准确;

  3.经营者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4.审核经营者的成本费用分摊是否合理;

  5.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成本资料初审不合格的,成本调查机构应要求经营者在规定时间内补齐补正。

  (四)成本调查机构审核经营者成本。

  成本调查机构具体组织对初审合格的经营者成本进行调查、测算和审核。实施成本监审应制定可行的工作方案。实施成本监审,原则上应当对经营者进行实地审核。内容包括:

  1.直接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

  2.对经营者的经营场所、生产流程等进行实地考察;

  3.对与成本费用相关的财务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票据、合同、生产记录、质量管理、检验记录等进行查验;

  4.开展必要的市场调查,收集与成本相关的资料;

  5.对相关的成本数据和问题进行归集、取证、记录,听取经营者的意见。

  成本调查机构在审核经营者成本后,应当根据经营者成本项目、成本数据、成本分摊、成本水平的具体情况,提出成本核增核减的意见,并将意见和理由书面告知经营者。经营者对成本核增核减有异议的,可以向成本调查机构提出书面意见及理由。

  (五)成本调查机构核算制定价格成本。

  成本调查机构在完成经营者的成本审核工作后,应当按最终核定的成本数据填列经营者成本核定表。

  成本调查机构完成全部审核工作后,应当根据所有被审核的经营者的成本核定表核算商品和服务定价成本。

  (六)成本调查机构出具监审报告。

  成本调查机构完成对经营者成本的调查、审核和核算后应向价格主管部门提交成本监审报告。成本监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成本监审项目;

  2.成本监审依据;

  3.成本监审程序;

  4.成本审核的主要内容;

  5.经营者成本核增核减情况及其理由;

  6.经营者成本核定表;

  7.定价成本;

  8.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成本监审报告须经实施成本监审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成本调查机构公章或成本监审专用章。

  第二十条 成本调查机构应建立政府制定价格的商品和服务成本监审工作档案。

  第二十一条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违反本实施细则的,对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未经成本监审制定价格的,由上级价格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况严重的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影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依法给予或者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从事成本监审工作的人员与经营者有利害关系的,在审核该经营者成本时应当回避。成本调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依法获得的经营者成本资料用于成本监审以外的任何其他目的,不得泄露经营者的商业秘密。

  第二十三条 从事成本监审工作的人员在成本监审工作中,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违反本细则第十三条规定以及未按本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提交成本资料的,成本调查机构应当责令其及时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经营者提供的成本资料少于第十九条规定内容并且不能根据成本调查机构要求补充提供的,或者提供虚假成本资料的,成本调查机构应当不予实施成本监审或者中止实施当次成本监审,同时记入经营者成本监审诚信档案。

  第二十五条 成本监审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依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规定》的决定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规定》的决定

(2007年11月28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定废止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工作规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白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政府


《白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3月23日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 长

二○○一年四月一日


白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良性运营机制,加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保护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
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吉林省农村
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所有资产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集
体经济组织),是指乡(镇)、村、社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
所有的形式组成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第四条 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以下简称集体资产),
为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其所有权受法律保
护。
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均有保护集体资产的权利和义
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抵押、
转让、没收、平调、侵占、贪污、挪用、私分、哄抢和破
坏集体资产。
第五条 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集体
资产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协
调、指导、监督和检查。
集体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
的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机构负责。其职责:
(一)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法律、
法规、规章,确保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受侵犯;
(二)指导和监督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管理;
(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体资产变动的审查、确认、
产权界定、登记、年检和资产评估;
(四)确认集体经济组织在其他单位中存在的资产份
额,并监督其使用;
(五)审计和监督集体资产的结存和运用情况;
(六)审计有集体资产的单位的财务情况;
(七)查处涉及集体资产的违法违纪案件;
(八)法律、法规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章 集体资产的范围与权属

第七条 集体资产的范围包括:
(一)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
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
(二)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积累资金、有价证券和
债权;
(三)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固定资产和投资或者投
劳(不含国家使用的义务工,下同)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四)集体经济组织兼并或投资兴办的企业、事业
单位的资产,以及其收益所形成的新增资产;
(五)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投劳、入股、与其它经
济组织联营、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或者在兼并、有偿转
让的企业中,按照协议(合同)和章程规定应占有的资产;
(六)集体经济组织接受的捐赠和无偿资助的资产;
(七)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所形
成的资产和按规定提取的生产性积累、折旧所形成的资
产,及其增值资产;
(八)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等无形资产;
(九)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资产所获得的承包金、
租金、土地补偿费和集体资产产权变更所获得的收入;
(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所有的其他资产。
第八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和其他资产实行承包、
租赁经营或者被无偿占用的,资产的所有权不变。集体经
济组织的土地被占用,但未按规定办理征用地手续的,土
地的所有权不变。
第九条 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的企业实行承包或抵
押承包、租赁经营的,资产的所有权不变。其中,实行承
包经营的承包者在承包期间内需要投入资金和设备的,应
当与发包的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书面协议(合同);否则,
其增值资产全部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第十条 集体经济组织全部依靠贷款兴办的企业,资
产及其增值资产全部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第十一条 集体资产所有权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当事
人协商解决,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协商不成的,
由集体资产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
规定处理,也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章 集体资产的经营与使用

第十二条 经营和使用集体资产,应当遵循保值和增
值的原则。对生产性固定资产,必须按有关规定及时提取
折旧。
第十三条 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自主决定集体资产的经
营方式。包括:
(一)集体经济组织直接经营;
(二)承包经营;
(三)租赁经营;
(四)联营或股份合作经营;
(五)法律、法规、规章不予禁止的其他经营方式。
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四荒”使用权,应当采
取招标方式实行承包经营,或者采取拍卖方式开发经营。
第十四条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或者租赁经营的,应当
坚持公开、公平、效益的原则。除平均承包外,非平均承
包和租赁经营集体资产,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经
营者。
第十五条 经营集体资产应当依法签订合同,明确产
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 集体资产实行承包或者租赁经营的,应当
合理确定折旧费和承包金或租金。承包者或者承租者必须
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管理和保护集体资产的义务,按规定
的用途使用集体资产,并按合同规定及时交纳折旧费和承
包金或租金。集体资产经营者不按规定使用集体资产或者
不按规定交纳折旧费和承包金或租金的,必须承担违约责
任;集体经济组织有权将集体资产收回,并解除合同。
第十七条 集体资产实行联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应
当对所利用的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清理债权债务,并经县
级以上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进行资产价值评估
和确认。

第四章 集体资产的产权登记和年检

第十八条 凡是占有、使用集体资产的集体企业和事
业单位以及其他非集体所属的占用集体资产的单位(以下
简称被登记单位),均须按照本章的规定办理产权登记和
年检。
第十九条 集体资产的产权登记证书( 以下简称产权
证),是集体经济组织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集体资产,
并以该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和依法确认占有、使用集体资产
单位的资产所有权归属关系的法律凭证。
第二十条 县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按产权归
属关系办理产权登记,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委托乡(镇)
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机构办理产权登记。
第二十一条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分为初始产权登记、
变动产权登记和注销产权登记。其主要内容:
(一)出资人名称、住所、出资金额及法定代表人;
(二)单位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
(三)单位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四)单位的实收资本、集体资本;
(五)县级以上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规定
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被登记单位应当自资产核实之日起6 个
月内或者自审批机关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办理初始产
权登记,领取产权证书。被登记单位对产权证书应当妥善
保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外借产权证书。
产权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的,必须及时向登记机关作出报
告,并申请予以补发或者换发。
第二十三条 被登记单位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
自该情形发生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变动产权登记:
(一)单位的名称、住所、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改
变的;
(二)单位的实收资本比例发生变化的;
(三)单位的分立、合并或者经营形式改变的;
(四)县级以上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规定
的其他变动情形。
第二十四条 被登记单位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
自该情形发生之日起30日内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一)单位解散;
(二)单位被依法撤销;
(三)单位破产;
(四)单位产权被所有者全部转让、出售或者被划转;
(五)县级以上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规定
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实行年检制度。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的年检工作,由县级农村集体资
产(农经)管理部门负责;年检的时间,一般应当在上一
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结束。其年检的内容:
(一)办理产权登记情况;
(二)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变化情况;
(三)用于生产经营的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及其收益分
配情况;
(四)县级以上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规定
的其他年检事项。
第二十六条 办理产权登记和年检,必须到物价部门
办理收费许可证,并严格执行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五章 集体资产的评估

第二十七条 集体资产评估,是指为使集体资产有
效、合理地流动,防止集体资产在流动中受到损失,在集
体资产产权变动时,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集体资产的评估工作,由县级以上农村
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集体资产的评估,须由经资格确认的农村集体资产评
估机构进行;未经资格确认的任何机构不得进行集体资产
的评估。
第二十九条 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以下简称
占用单位),在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一)资产的拍卖、出售、转让、兼并、租赁;
(二)资产的非平均发包;
(三)实行联营、股份经营及改组股份合作制;
(四)以股份的形式将存量资产折股量化或折股出
售;
(五)与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开
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六)资产清算;
(七)以资产抵押或者作经济担保;
(八)更换主要领导人;
(九)承包期满评价经营管理状况;
(十)参加保险;
(十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
情形。
第三十条 集体资产的评估,必须遵循真实、科学、
公正、可行的原则,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构对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有关情
况、资料及其评估结果,负有保密责任。
第三十一条 集体资产的评估结果须按权属关系经乡
(镇)、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验证确认,并
经县级集体资产管理部门鉴证后,方能作为有效依据。
第三十二条 集体资产评估机构开展集体资产评估工
作,可以实行有偿服务。但是,须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
可证,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

第六章 集体资产的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三条 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集体资产的管理工
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的,可以由村民委员会代行管
理职权;社(组)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的,可以由村集体
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行管理职权。其主要职责:
(一)组织实施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作出的有
关集体资产管理的决定;
(二)制定和组织实施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保障集体
资产保值增值;
(三)监督检查所属经营单位和承包、租赁集体资产
的经营者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按照章程或者协议(合同)的规定,派员参与
联营、股份、合资、合作等企业的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五)负责集体资产的其他管理工作。
第三十四条 下列事项必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
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年度财务预、决算;
(二)集体资产的经营方式、经营目标的确定和重大
变更;
(三)重大投资项目;
(四)年度收益分配方案;
(五)主要资产的处置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十五条 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资产实行民主管
理,帐内核算;应当定期公布帐目,接受其成员监督。
第三十六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资金和乡统筹费,
由乡(镇)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机构代为管理。任
何组织、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乡(镇)农村集体资产
(农经)管理机构对积累资金和乡统筹费的管理和使用。
集体经济组织的积累资金和乡统筹费,不得用于抵押
和担保。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偿占用集体资
产,占用的应当退回;无法退回或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经济损失。
第三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以集体资产进
行抵押或者担保。否则,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者承担经济
赔偿责任。
确需以集体资产用于抵押或者担保的,必须经集体经
济组织全体成员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县级农
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三十九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积金,应当按照有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取、管理和使用。公积金提取的标准:
(一)出售固定资产、拍卖“四荒”使用权和土地
补偿费等收入,全额记入公积金;
(二)经营收入按不低于2%提取;
(三)发包及上交收入按不低于30%提取;
(四)年终收益分配时,其净收益按不低于5%提取。
第四十条 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需要出资购置
和新建(以下简称购建)固定资产的,须经全体成员大会
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经县级农村集体资产(农
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购建。对擅自购建的,应
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一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
记、保管、使用制度和产品物资入库、出库、保管、领用
制度。
第四十二条 建立集体资产报告制度。集体经济组织
应当按照规定填报会计报表和集体资产年度经营报告书,
定期向乡(镇)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机构报送,并
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
第四十三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接受农村集体资产
(农经)管理机构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七章 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第四十四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
现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开支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手续,
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第四十五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
度,通过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民主理财机构及其组成人
员。其民主理财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公开
情况进行查询;
(二)代表本集体经济组织审阅有关财务帐目,反
映财务管理问题;
(三)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公
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或者处理意见;
(四)向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部门报告财务
管理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处理的意见或建
议。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妨碍民主理财机构履行本条
第一款规定的职责。
第四十六条 集体经济组织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现金管
理的法规规定,实行帐款分管制度。严禁会计、出纳一人
兼,严禁村党支部书记、村(社)长或者厂长(经理)兼
会计或出纳员职务。
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严格
开支审批手续。现金开支须由主管财务的领导审批。对手
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准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出纳人员
有权拒绝付款并向集体资产主管部门反映。对库存现金,
必须实行限额管理;库存现金不得超过1000元。
第四十七条 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以不符合财务制度规
定的凭证抵顶库存现金或者入帐;严格禁止公款私存、帐
外帐和未经批准的坐收坐支。
第四十八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使用省“四项专利”
标准帐簿和文书,及时准确地核算现金收入、支出和结存,
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会计员与出纳员应当定期核对
现金及存款帐。
第四十九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
和审批制度,对管理费用等非经营性开支实行总量控制;
必须量入为出,不得超支。
集体经济组织的差旅费开支,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
准执行;对于超过标准的部分,一律由出差人自行承担。
第五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集体经济组织的
公款请客送礼、游山玩水、滥发奖金或者实物和补贴。
第五十一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报废或者变
卖,须经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乡
(镇)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第五十二条 集体经济组织在进行年终收益分配时,
应当准确地核算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全面清理财产和债
权、债务;结算和兑现承包合同。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向
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报送财务报表,并向全体成员公布。
第五十三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人员应当保持相
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换。
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和出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培训和考核。
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人员任免和调换,必须经成员大
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农村集体资产
(农经)管理机构考核批准,报县级农村集体资产(农经)
管理部门备案。
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人员在调动或者离职时,必须经
乡(镇)农村审计站审计。
第五十四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享受与该组织的其
他主要干部同等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并享受相应职称
的专业技术补贴。
第五十五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加强对财务档案的管
理,建立财务(会计)档案室,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并做到档案资料完整无缺、存放有序。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农村
集体资产(农经)管理机构依据《吉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
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对集体资产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损失的;
(二)对生产性固定资产未按规定提取折旧费用的;
(三)对未按规定比例或者标准提取公积金的;
(四)对违反规定管理和使用公积金的;
(五)对挪用、哄抢、私分和破坏集体资产的;
(六)对平调集体资产的;
(七)对动用集体积累资金和乡统筹费进行抵押或者
担保的;
(八)对无偿占用集体资产的。
第五十七条 对具有本办法第五十六条所列行为或
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集体资产的单位和个人造
成集体资产损失的,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九条 对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人员玩忽职
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
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
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
罚决定的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由市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如与
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相抵触时,按
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